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建筑防水市场混乱,“非标”品大行其道
发布日期:2015-4-20
编辑:hbyqfs
阅读次数:2566 次
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汛期,随之而来的居高不下的渗漏率成为很多建筑挥之不去的隐痛。为此,一直颇为低调的建筑防水行业被推到了前台,成为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尽管建筑防水技术,已从单一的房屋防水,应用到隧道桥梁、机场跑道、高速公路、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上,但是这个总产值刚刚突破千亿元的行业,仍处于一个规模小、集中度低、市场不规范的阶段。而近期,受强降雨的影响,多城市发生内涝,也揭开了不少建筑“屋漏漏”的面纱。这让建筑防水行业这个事关建筑物安全和百姓民生的小行业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外衣”频繁开线,建筑“患病减寿”
防水工程好比建筑的“外衣”,而编织这件“外衣”的材料就是防水产品。前段时间,受强降雨天气的影响,多个城市发生内涝,揭开了不少建筑“屋漏漏”的面纱。面对居高不下的建筑渗漏现象,事关建筑安全和百姓民生的防水行业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非标”产品大行其道
近几年,防水行业的发展随着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走上了快车道,爆发式的增长让行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市场上所谓的“非标”产品大行其道。
全国建筑防水行业年产能可达60亿平方米,而全行业的年需求量仅为15亿平方米,产能是市场需求总量的4倍之多。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降低、价格战盛行,其直接后果是低价格的“非标”产品充斥市场。
行业集中度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劣质产品泛滥,国家针对防水卷材的生产一直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据统计,目前,我国防水材料生产企业有3000至4000家,其中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1400家,大量企业属无证生产,甚至部分有证企业也以生产‘非标’产品为主。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是企业生产相关产品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但是在我们这个行业,其反而成了最高标准,很少有企业能够达到国标。”

近年来,尽管建筑防水技术,已从单一的房屋防水,应用到隧道桥梁、机场跑道、高速公路、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上,但是这个总产值刚刚突破千亿元的行业,仍处于一个规模小、集中度低、市场不规范的阶段。而近期,受强降雨的影响,多城市发生内涝,也揭开了不少建筑“屋漏漏”的面纱。这让建筑防水行业这个事关建筑物安全和百姓民生的小行业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外衣”频繁开线,建筑“患病减寿”
防水工程好比建筑的“外衣”,而编织这件“外衣”的材料就是防水产品。前段时间,受强降雨天气的影响,多个城市发生内涝,揭开了不少建筑“屋漏漏”的面纱。面对居高不下的建筑渗漏现象,事关建筑安全和百姓民生的防水行业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非标”产品大行其道
近几年,防水行业的发展随着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走上了快车道,爆发式的增长让行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市场上所谓的“非标”产品大行其道。
全国建筑防水行业年产能可达60亿平方米,而全行业的年需求量仅为15亿平方米,产能是市场需求总量的4倍之多。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降低、价格战盛行,其直接后果是低价格的“非标”产品充斥市场。
行业集中度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劣质产品泛滥,国家针对防水卷材的生产一直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据统计,目前,我国防水材料生产企业有3000至4000家,其中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1400家,大量企业属无证生产,甚至部分有证企业也以生产‘非标’产品为主。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是企业生产相关产品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但是在我们这个行业,其反而成了最高标准,很少有企业能够达到国标。”
搜索标签:
[上一篇]:
防水知识:隧道渗水漏水治理方案
[下一篇]:
我国建筑防水市场逐步规范,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